年糕的口胃因地而异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、百果年糕和白年糕。河北人则爱好在年糕中参加年夜枣、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路蒸食。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,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,有的还包上豆沙、枣泥等馅,山东人则用黄米、红枣蒸年糕。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,或蒸或炸,也有人爽性沾糖吃。南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,例如姑苏及宁波的年糕,以粳米制造,味道平淡。除了蒸、炸以外,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。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、猪油、玫瑰、木樨、薄荷、素蓉等配料,做工精致,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。
吃年糕据说最早年糕是为大年夜祭神、岁朝供祖先所用,后来才成为春节食物。北魏贾思勰的《齐平易近要术》中有米磨粉制糕的方式:将糯米粉用绢罗筛事后,加水、蜜和成硬一点的面团,将枣和栗子等贴在粉团上,用箬叶裹起蒸熟即成。这种糯米糕点颇具华夏特点。年糕多用糯米磨粉制成,而糯米是江南的特产,在北方有糯米那样粘性的谷物,古来首推黏黍(俗称小黄米)。这种黍脱壳磨粉,加水蒸熟后,又黄、又粘,并且还甜,是黄河道域国民庆丰产的美食。年糕的种类良多,南冬风味之别,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、塞北农家的黄米糕、江南水乡的水磨年糕、台湾的红龟糕等。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,年夜约自尾月初八今后,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筹措过年的食物了。由于腌制腊味所需的时光较长,所以必需尽早预备,我国很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,此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有名。蒸年糕,年糕由于谐音“年高”,再加上有着变更多真个口胃,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物。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、白年糕,象征着黄金、白银,寄寓新年发家的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