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耕时代,食物随季节气候变化,各地自有一套应时应节的饮食习俗。镇江从新年到岁尾:大年初一吃红枣茶、汤圆——早发、圆通;立春节令咬春——吃春卷;正月十三上灯,十八落灯,上灯圆子落灯面;十五元宵节,家家炒糖元宵;二月初八女儿回娘家,吃了荠菜馄饨病不发;三月三,荠菜花儿赛牡丹;清明节插柳植树,上坟祭祖吃青团;五月端午,浸糯米、洗粽叶、吃粽子,端阳正午,喝雄黄酒,吃“十二红”;“六月六,晒红绿”,吃绿豆粥,喝夏枯草凉茶,消暑清热;七月半祭祖节,奉酒供菜敬先祖亡灵;八月十五中秋节拜月,供奉老菱、全藕、石榴、月饼,吃月饼寓意团圆;九月九重阳节吃螃蟹,饮菊花酒,吃重阳糕、重阳馒头,登高祈求长寿;十月初一“十月朝”,吃红豆糯米饭、菠菜豆腐汤,民谣“红豆饭、豆腐汤,老奶奶吃了上火箱”意味着到了烘火季节了;冬至应休息养生,镇江民谚“大冬大似年,家家吃汤圆”;腊月初八选上好的芋头、花生米、红枣、白果、莲子、栗子、青菜、豆腐、胡萝卜等煮“腊八粥”;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,“二十三,糖瓜粘,二十四,掸尘扫屋子”。大年三十除夕,守岁,吃年夜饭,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;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”镇江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和年终守岁的年夜饭颇有地方特色。五月,民间又称“毒月”。为了应对毒月、安度暑日,镇江民间在五月五日这天悬挂钟馗像,门上插艾草、菖蒲,午时烧艾熏屋,用雄黄、蒜头、菖蒲根泡酒洒墙脚,辟毒祛邪、防病健身;小孩穿红挂绿,脖子上佩戴着五彩缤纷的香囊,五彩线编织的网中装一个大大的鸭蛋,穿老虎鞋,额头上用雄黄酒点“王”字,避难躲灾。端午实在可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。端阳正午,家家摆宴,要吃“十二红”,所谓“十二红”有四碗八碟之说,“四碗”有红烧黄鱼、红烧趴蹄、红烧牛肉、红烧鸡块。“八碟”,又有“四冷”、“四热”之分。四冷为咸蛋、香肠、杨花萝卜、熏鱼等,四热为炒苋菜、炒猪肝、炒河虾、脆炒鳝丝等。此外,考究的人家最后还上一个吊炉烤鸭汤。“十二红”,并无固定菜定品,唯有粗细之分,但“炒红苋菜”,“炝女儿红”即腌杨花萝卜,红烧黄鱼,咸鸭蛋之类,是必备菜肴。大学者汪曾祺在他的《端午的鸭蛋》一文中讲述过。吃“十二红”也是为了祛病消灾。古代称夏季为“朱明”,阳光灿烂,一片通红。“十二”代表每年的十二个月,也兼顾了每年的四时八节。端午“十二红”,一是取菜肴本品“红色”,二是借助于酱油上色,取“红烧”之意,就连简单的“炒苋菜”也有讲究。苋菜,须用红苋菜,锅烫油滚时入锅,大火煸炒,达到八成火候,即加入拍碎的蒜瓣,加盐略炒一下即可,食之鲜脆爽口。过火苋菜疲软,食之乏味。加蒜瓣同食,既能生“香”,又格外生色,蒜瓣为红苋菜作衬,红白相间,色香味俱佳,更为主要的是蒜瓣能灭菌、健胃、止泻。因此,镇江的端午宴“炒红苋菜”是一定不能少的。据《吕氏春秋·季冬记》记载,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、放鞭炮的方法来驱逐“疫疬之鬼”,这就是“除夕”的由来。“月穷岁尽”,除旧迎新,外地的儿女赶回家,除夕守岁,全家人围坐桌旁欢欢喜喜地吃一顿年夜饭,是沿袭已久的古老习俗。一桌丰盛的菜肴,有冷盆、热炒、头菜、甜品、点心,各家菜谱都不一样、每年菜谱也不尽相同,但上桌的菜都是有说法的。鱼和“余”谐音,象征“吉庆有余”,“年年有余”、“代代有余”。萝卜俗称菜头,期盼有好彩头。水芹菜,镇江人过年时称“路路通”。粉丝,细水长流,豌豆苗镇江人叫做安豆头,讨口彩“平平安安”。“青菜、豆腐保平安”,一清二白。油爆鱼、油爆虾等煎炸食品,意味着家运兴旺如“烈火烹油”。甜食,意味着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。最后上头菜,直奔年夜饭的主题——全家福。镇江人吃年夜饭是有“规矩”的。装盘上桌的鱼,有头有尾,大年夜是不能动筷子的,只能留到次日年初一方可食用,这叫“年年有余”。大年初一不动火,吃“隔年饭”,表示年年有余粮,一年到头吃不完,今年还吃昔年粮。镇江的年夜饭中还有一样必备的小菜,非常大众化,那就事先烹制好的“十香菜”。“十香菜”其实就是素什锦,莲藕、水芹、豌豆苗、野荠、冬笋、金针菜、木耳、香菇、黄豆芽、胡萝卜、豆腐干、百叶咸菜梗等,各家随喜好配菜。“十香菜”虽然极为普通,但选材十分考究,烹制起来一点都不马虎。选购新鲜的食材,一样一样分别下锅炒,这一点很关键,不管有多少种菜,每一种都必须单独下锅,单独加调料,这样才能保持它的原汁原味,不相互串味,也不会因为材质不同难以掌握火候。炒好了,各菜各颜色,红黄白绿,五颜六色,分盛在一个个瓷碗里,散发诱人的清香。待放凉后,将各色菜混合搅拌,再细细地淋上小磨麻油。“十香菜”是春节期间镇江人最爱吃的一道家常凉菜。过年荤菜吃得多,太油腻,再吃吃素什锦的素菜,倍感清香可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