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维码
海鲜水产品批发分享 HAICHANINFO.COM

扫一扫关注
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美食 » 美食与习俗 » 正文

历数大清“吃货”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5-12-17 21:33:00    来源:海鲜美食    作者:美食天下    浏览次数:386    评论:0
导读

中国事一个汗青长久的农业年夜国,数千年来,人们饮食变更实在不是很年夜。从饮食来讲,清代饮食重要有三个差别:平易近族差别,地域差别,贫富差别。就其重要情况而言,重要包含主食、副食和饮料三年夜类。前几篇,我们已经谈到了社会上层的饮宴与吃喝之风,

中国事一个汗青长久的农业年夜国,数千年来,人们饮食变更实在不是很年夜。从饮食来讲,清代饮食重要有三个差别:平易近族差别,地域差别,贫富差别。就其重要情况而言,重要包含主食、副食和饮料三年夜类。前几篇,我们已经谈到了社会上层的饮宴与吃喝之风,也说到了基层国民常用的甘薯之类。这里,再来说说清人饮食的妙闻。

先从纪晓岚的吃说起。

纪昀,字晓岚,一字春帆,晚号石云,道号不雅弈道人。经由过程近年影视剧的戏说和各类媒体的传布,已经成为今天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了。他生于清雍正二年(1724)六月,卒于嘉庆十年(1805)仲春,历雍正、乾隆、嘉庆三朝,享年八十二岁,谥号文达。有清一代,象他如许,历事三朝,盛名一时的文人,并未几见。一般先容纪晓岚的文章,都要提到的是他的学术成绩,如他主持修纂了中国文化史最年夜的一部类书——《四库(海产物库)全书》,撰写《四库(海产物库)全书总目撮要》二百卷,影响深远,及所著《阅微草堂笔记》,博年夜高深等等。当然,对于纪氏,此刻风行的说得最多的仍是他的幽默风趣。我们这里要说的倒不是纪晓岚平生的为官与治学,我们来看看他生涯中的另一面,说说纪晓岚的吃。

一般印象中,认为纪晓岚既是一位有名文人,当然是一付文弱墨客的形象,实在否则,记录中的纪氏倒是一个身体魁梧的粗壮汉子。在饮食方面,他也与一般墨客年夜异其趣。清人昭梿在《啸亭杂录》卷十中如许记录纪晓岚:“北方之士,罕以博雅见称于世者,惟晓岚宗伯无书不读,博览一时。所著《四库(海产物库)全书总目》,总汇三千年间典籍,持论简而明,修词澹而雅,人争服之。本年已八十,犹好色不衰,日食肉数十斤,终日不啖一谷粒,真怪杰也。”年事到了八十岁,仍能近女色,天天食肉达数十斤之多,并且常年不吃一粒谷子,难怪要说他真是一位怪杰了。与他纪晓岚同朝为官的协办年夜学士英和曾看到他吃饭的情况:到了吃饭时光,家丁捧上来烤肉一年夜钵,约有三斤摆布,纪晓岚一面与人措辞一面年夜块吃肉,纷歧会的时光,肉已吃完而吃饭的事也就停止了。(事见《清·姚元之《竹叶亭杂记》卷五,中华书局,1982年5月版,第109-110页)日常平凡的饮食中,纪晓岚基础不吃米饭,面食或偶然一吃,重要食品就是肉类。宴客时,纪氏“肴馔亦精洁”,但作为主人的纪晓岚只不外举举筷子请大师吃,而他本身“只肉一盘,熬茶一壶耳” (清·梁章钜《回田琐记》卷六,中华书局,1981年8月版,第105页)。纪氏饮食的另一特色就是平居之时,零食从不离口。他只要在家,案台上一定陈放各类干鲜果品和榛子、栗子之类,“时不住口”。因为人们对纪晓岚这种特别的饮食习惯无法说明,就传出了纪是火精托生,也有人因他常年吃榛、栗之类,以为他是猴精转世。

实在,北人食肉,南人食鱼,无足为奇。纪晓岚素性好动,又多从事编书、写书的脑力劳动,能吃肉亦属正常。但一顿能吃数斤,一天能吃十数斤甚至数十斤,就令人称奇了。不外,在肉类中,这个纪晓岚也有不吃的工具,就是平生不肯吃鸭,他本身说鸭子这工具,就是再好的厨子来做,也不免有腥秽之气,难以下咽。鸭子固然不吃,却写了一首诗来阐明:“灵均滋芳草,乃不及梅树。海棠倾国姿,杜陵纷歧赋。”意思是说,芳草固然很津润,但仍是不及梅树,海棠有倾国的姿色,杜甫却从未为它写过一首诗,暗喻鸭子固然不错,但我就是不爱好吃。后人评价说,纪氏固然不吃鸭子,但以梅花一类美妙的事物来与鸭子作比,“而鸭之幸固已多矣”,也算是饮食史上的一件趣事吧。

纪氏算是能吃的了,但清代如斯食量的名人却也并不少见。这里就来说说吃多与吃少、吃荤与茹素的故事。

清·钱泳《履园丛话·旧闻》卷1中记录了如许一个故事:旧时,官员们上朝,要早早地起床赶往宫中,那么吃饭的题目怎么办呢?有两小我,有着判然不同的服法:年夜学士徐乾学是个著名的能吃的家伙,逐日早朝,他要先吃上实心馒头五十个、黄雀五十只、蛋五十个、酒十壶,如许下来,就能包管一成天不饿了。细想想,不说阿谁馒头有多年夜,只说五十个鸡蛋加上黄雀和酒就不是一般人所能蒙受的了的。可偏偏有人与他判然不同,与他同朝为官的年夜学士张玉书天天也一样上朝,此人生得“古貌清臞”,瘦骨嶙峋,天天上朝前只吃土豆两片,喝净水一杯,也可以包管一天不饿。查有关汗青列传,张玉书卒年为七十岁,在那时也可算长命。而徐乾学活到六十四岁,在那时也属正常。年夜约此等饮食几多、荤素,与小我需求量有关,并不外分影响健康。

纪晓岚平生食肉,活到了八十二岁,同样在乾隆时为官的年夜学士陈士倌,平生茹素,逐日只吃一小碗饭或吃几颗莲子,也活了八十一岁。陈世倌就是清史上有名的海宁陈家出来仕进的。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把他家与乾隆帝的出身接洽,不外是小说家的附会之说。此人平生为官,堪与纪氏相提并论。陈世倌康熙四十二年考中进士,授庶吉人,后官至年夜学士,历事康、雍、乾三朝,为官近六十年。与纪晓岚相相似的是,他也是多次主持科举测验,“弟子故吏遍全国”。而分歧的是,他“生平崇节省,讲理学”。在乾隆时代,他任年夜学士达十七年。他有一个特色,每次在皇上眼前说到平易近间疾苦,“必反覆具陈,或继以泣”,重复絮聒,甚至呜咽。每次看到他这个样子,乾隆帝往往笑着说,“你又来为苍生呜咽啦”。这位经常为苍生请命的年夜宰相,天天吃些什么呢?汗青记录说:“逐日不外饭一瓯,或啜莲实少许,即可度一日”(清·陈其元《庸闲斋笔记》卷1,中华书局,1989年4月版,第5页)。到乾隆二十二年他致仕退休时,已经八十岁了。所今后人写到这件事时感叹地说“信寿算不在饮食之多寡也。”活得年纪巨细,与饮食多寡关系不年夜。

清代念书人中能吃者甚多,也有很多关于这类事的自我分辩:“人若一日不食二三升米饭,四五斤肥肉,若何可以读得书?壮哉斯言!精力可想见矣”。(清·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卷2,中华书局,1957年7月版,第68页)这话当然是豪言壮语,但也有由于多吃而抱病者,我们再来看两个好吃佬:

清人姚元之《竹叶亭杂记》卷五,记录了如许两个能吃之士,一个是乾隆间当过礼部尚书的曹秀先,逝世于乾隆四十九年,长年七十七岁,称为当朝第一善啖者,就是第一能吃的人。据说曹秀先肚子很年夜,肚皮上有不少折皱,他常日把这些折皱叠起来,用一根带子束住,到吃饱时,再依次把这些折子铺开来。那时,逢年过节时,宫中往往赐以肉食,有些人知道老曹爱吃肉,就把获得的肉类转赠给他,曹也不客套,都放在本身的肩舆中,把全部轿仓都装满了。回家的路上,曹把腿等取来放在扶手上,用刀一片片地割而食之。一路走下往,到回家时,轿仓中的肉也吃得差未几了。曹在给天子的奏折衷曾有“微臣擅长吃肉”之语,说的也是一句年夜真话。

另一个能吃的人叫达椿,字喷鼻圃,满洲镶白旗人,乾隆后期任礼部尚书,逝世于嘉庆七年。从乾隆二十五年起为官,在宦海上运动了四十多年,因为不依靠那时权臣和珅,他的宦途并不顺遂,屡起屡仆。此人家里很穷,家里买不起好吃的,其实馋了就买四五斤肉来,略为煮一煮,年夜嚼一顿。大要当了***今后仍是没能往失落老习惯,仍然好吃肉,此人日常平凡为人极儒雅,到见了有肉吃时,就象猫见了老鼠时一样,喉中呼呼作响,弄得同席者都不敢下筷子。那时京中风气,过诞辰时亲戚们往往以烧鸭、烧肉相送,达椿当上***后,人们在他过诞辰时送来的肉不少,这一天,他只取烧鸭,切成方块,放在簸箕中,拿手抓了来吃,“为之一快”。晚年时,有一次得了伤冷方才好,皇上问他还能不克不及吃肉,他天然是答复能吃的,于是皇上赐以肉食,不想竟是以年夜病而逝世。

姚元之所记的这两个善啖者,是乾隆间两个著名的能吃之人,其他笔记中对此二人也多有记录。实在,著名的能吃者还有不少,试举一二:

嘉、道间名臣孙尔准,江苏金匮人,翰林出生,官至闽浙总督,在福建兴利除弊,官声极佳。此公年青时就身材肥胖,炎天怕热,就用一口年夜缸贮满井水,浸在水中,自得其乐。他的食量说起来也有些惊人,日常平凡吃鸡蛋馒头跨越一百个(这馒头即使是很小,也很惊人)。一次他到泉州阅兵,本地官员给他预备了馒头一百个,花卷一百个,加上一品锅内双鸡、双鸭,他一顿狼吞虎咽吃了个精光,尔后年夜发感叹:“我此次到两个省阅兵,只有今天到了泉州才吃了一个饱” (清·陈其元《庸闲斋笔记》卷七,中华书局,1989年4月版,第168页)。

道、咸时代有个叫寿于敏的老学究,在汤溪县做个管教导的小官,能吃能走,年过九十岁了,“视听不衰”。他在本地很有分缘,白叟小孩妇女都熟悉这位“寿教员”。他也滑稽,爱好跟人开恶作剧。因为他年事年夜了,一般府县测验都不叫他往监考。咸丰初,他已经九十二岁了,府学的测验突然号令他往监考,这位寿教员闻命年夜喜道:“太尊年夜人还知道我尚属有效之材,不是全废之物。”公然认当真真地在那监考,堂上正坐一成天,连歪都没歪一下。一次,两个官员强邀他一同喝酒吃肉,二人一姓陈、一姓蔡。他每喝一年夜杯酒,就吃一年夜块肉,九十多岁的寿于敏竟然一口吻喝了三十多杯。站起来笑道:“昔时孔夫子困于陈、蔡,饿得要逝世,我今天困于陈、蔡,饱得要逝世。古今真不相及也!世人听了年夜笑”。 (清·陈其元《庸闲斋笔记》卷七,中华书局,1989年4月版,第171页。)

说到食量最年夜者,以笔者见闻所及,仍是要属前面提到过的康熙时的徐乾学。此人在京中当官数十年,无人能与之对垒。这一年他要退休回籍了,他的弟子***设席为他饯行,想看看这位徐年夜司寇到底能吃几多。他们预备了一个铜人,徐每喝一杯,就倒同量的一杯到铜人的肚子里,其他菜肴也同样。吃到后来,铜人肚子满了,拿出往倒换了几回了,而徐乾学仍饮食自如。(清·梁章钜《回田琐记》卷二,中华书局,1981年8月版,第33-34页。)

这些餍饫之士年夜多活到比拟高的年事。与之相反,有人逐日所食甚少,也活得年过八旬。道光时一度当过两江总督梁章钜有位教员名戴均元,八十多岁了仍很健康,梁章钜有一次偶尔与他谈到吃多吃少的题目,戴大声说:“人须要吃饱吗?”意思是人没需要吃得太饱,这位老寿星天天夙起吃精粥一年夜碗,到近傍晚时再喝一杯人奶,一天中不再吃此外什么了。据说他家里终年养着乳娘,到没奶时再换一人。(清·梁章钜《回田琐记》卷7,中华书局,1981年8月版,第144-145页。)

戴均元遐龄,活到了九十五岁,可能与他这种饮食方法有些关系吧。此公的节食少饮与纪晓岚的多吃恰成光鲜对比,而二人都遐龄。看起来,人的健康长命,与饮食的几多并没有尽对的必定接洽,要在因人而异,各取所需就行了。

与古代社会其他汗青事项一样,留下记录较多的也仍是社会上层的故事。  中国事一个幅员广阔的国家,清代壮盛时代,领土面积达一千二百五十余万平方公里,在如许一个辽阔的领土中,人们的饮食必定存在宏大的差别。清代,各地也有不少奇异食俗,如食蟹,在南边早已普及,在一些内陆省份则较为罕有,而广东、广西处所久有食鼠、食蛇之俗,其他地域不免难免视为异类;吃河豚,江南地域古已有之,清代仍有“拼逝世吃河豚”的说法。浙江桐乡等地食秋鸟,湖北汉阳府食鹅掌,黄河沿岸吃黄河鲤等,都各具特点。清廷统治者来自关外,以鹿尾、熊掌之类为美食,颇具平易近族与处所特色。而统治者强征各地特点食物,如清前期承前明旧制,令江南等地纳贡“鲥鱼”等等,则以口腹之欲,增添苍生累赘,成为清代苛政之一。就一般国民而言,清代各地饮食差别重要表示为南北地区差异和平易近族的差异。徐珂《清稗类钞》所载:“南人之饭,重要品为米,盖炊熟而颗粒完全者,次要则为成糜之粥。”即江淮以南之地,以米饭和粥为主食;“北人之饭,重要品为麦,屑之为镆,次要则为成条之面”,即北方人的主食,以面食为主,南边则以年夜米为主,可见今天中国人饮食差异的基础格式在明清时即已定局。另一方面就是平易近族差别,如游牧平易近族多以奶成品和牛羊肉为主。而平易近族之间文化融合中,饮食文化的互相影响也十分显明。

饮食方面的习俗融合与变更,折射出社会生涯变迁之一斑。

 
(文/美食天下)
打赏
免责声明
• 
本文为美食天下原创作品,作者: 美食天下。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:http://meishi.haichaninfo.com/show-3964.html 。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124910107@qq.com。
0相关评论
 


海产批发|海产养殖|大连水产品价格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
海鲜市场|海水产品|海鲜批发价格|深度水产|海产加盟|海鲜报价|海参加盟|东湖明镜|
业务咨询:15864010277

鲁ICP备13023436号